专家解读《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
2023-04-30
[摘要]  IM体育规范校外培训正式从线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促进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外负担。此举标志着规范校外线上培训迈出关键一步。  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总体思路、主要举措是什么?如何理解审查备案、日常监管等政策设计?“用互联网的方法解决互联网的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为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

  IM体育规范校外培训正式从线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促进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外负担。此举标志着规范校外线上培训迈出关键一步。

  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总体思路、主要举措是什么?如何理解审查备案、日常监管等政策设计?“用互联网的方法解决互联网的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为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抑制校外线年初,教育部等四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拉开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大幕。截至2019年3月,超过98%存在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整改。但在整改过程中也出现了“线下减负线上增负”等新问题、新情况。

  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为个性化、一对一的学习提供了更多机会,然而由于缺少监管,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培训平台存在低俗有害信息及与学习无关的游戏等内容;有的培训内容以应试为导向,超标超前,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科类培训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基本教育教学能力;有的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用户消费风险大。这些问题影响了校外线上培训质量、增加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为更好发挥校外线上培训的优势,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亟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在线教育内容的更新迭代更快,传统的对教材等实体内容的监管方式,往往不符合实际。出现问题后的跨区域监管、处罚等涉及复杂的行政协调难度较大。庞大的数据量对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说。

  “实施备案审查制度更加强调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解释,日常监管主要针对当前校外线上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培训人员、信息安全、规范经营等5个重点方面作出了规定。同时还规定建立相应的机制,例如开通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以有效监管校外线上培训机构。

  “在线教育的独特特征,使得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监管互联网教育。”余胜泉说。

  “互联网+监管”体现在哪些方面?该负责人介绍,一是建平台,建设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为各省份开展备案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建机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在平台上及时公布培训机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实现动态监管。三是存信息,要求培训机构将培训内容和培训数据信息留存一年以上,其中直播教学的影像须留存至少6个月,用户行为日志留存一年以上,保障监管有据可查。

  “《实施意见》的出台,将野蛮生长、无序发展的线上培训纳入了监管体系中,迈出了规范有序发展的第一步。对在线培训和线上教育的规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制定在线教育服务内容与技术规范,建立独立、透明、基于数据、可信的第三方教育服务评估体系,探索在线教育预缴费纳入第三方机构存托机制等,将是未来助力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良好局面、保障线上培训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余胜泉说。(本报北京7月15日电记者王家源见习记者梁丹林焕新)